时间:2022-09-14 06:53:30 | 浏览:565
中国佛教到了南北朝,已由翻译(经文)时代而进入研究时代。当时的佛教,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尤其是北魏与南梁。北魏的统治阶级除了大事建寺、度僧,还不惜付出浩大的代价,开凿石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所谓“修福”、“行善”,却设想到这些石窟成为后世震惊世界的伟大石窟艺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西域来了一个僧人跋陀,获得佞佛的孝文帝所敬信,便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丛林中,兴建一座寺院,施给跋陀。这座寺院,就是少林寺。
看来在嵩山建寺,是跋陀自己所选的地点,嵩山像一朵莲花,少林寺是建筑在莲花之中。这是后来闻名中外的少林寺创建的历史。跋陀传度了慧光、僧稠等弟子,这些弟子有许多懂得武功,如僧稠(跋陀一系的少林二祖),当小和尚的时候便已习武,是一个强健骁武的高僧;慧光12岁时在洛阳城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能一口气反踢500,被跋陀收为弟子。后来跋陀传灯转移,没有在少林寺传宗接代继续发展。
道教与佛教的相轧,引起了南北朝时代的两次“废佛事件”。第二次废佛是周武帝时期,陈宣帝六年(公元574年),那时少林寺已有79年历史,废佛就是将佛教消灭至没有的状态,少林寺自然是逃不掉这一场劫难。
“十三棍僧救秦王”
大象年间,北周静帝字文衍(公元579-581年)重兴佛寺,被遭废弃的少林寺又重获生机,废佛时遣返乡间就业的少林和尚又回到嵩山。静帝将少林寺改为陟岵寺。
静帝立后不久,禅让于大丞杨坚,杨坚称文帝,国号隋。这个在尼姑庙里出生并由一个尼姑抚养成人的隋文帝,对佛教更是大力扶植,他把陟岵寺恢复旧名,仍称少林寺,并赐柏谷屯田100顷,以供寺僧食用资费,少林寺又渐渐佛业兴隆。
少林寺在古文献上开始有武功记载,就是隋末“拒贼”。隋炀帝大业年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的少林寺,常住财产丰富,畜有奴仆,便成为起义农民的攻击对象。寺内有僧徒数百,亦有许多练武的僧人,和起义军对抗。后来不知胜败如何,但少林寺却被起义军纵火焚烧,把整座寺院焚毁。
少林寺遭了这一场大灾劫,元气大伤。到了唐王朝第一代皇帝李渊的时候,他的儿子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以太尉、尚书令、秦王等身份,率兵进攻洛阳的王世充。李世民曾写信给少林寺的和尚,要他们助战,僧人以昙宗为首的13个和尚,率领僧人下山,先解救了被王世充围困的李世民,然后逼降王世充,生擒王世充侄儿王仁则,为唐太宗立下了汗马功劳。昙宗被封为大将军,其余12人不欲授官,正是“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还赐少林寺大量银两,田地40顷,水碾一具。唐太宗还准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准许和尚习武,而且还认为练武则不能缺少营养,竟御准少林和尚食肉。
唐太宗时代,是少林寺的一个全盛时期,隋末全寺被焚,这时又殿宇林立,全寺占地1万余亩,大殿14座,房舍50余间,寺僧千余,还有500僧兵。
历尽沦桑
少林寺过了一段鼎盛的日子,到了唐武宗李炎(公元841-846年)时候,又遇到武宗灭佛。武宗是李唐一代21个皇帝中唯一坚决反佛的皇帝,当时全国有大、中佛教寺院4600所,小庙宇4万多处,全部被废毁,寺院的财货和肥沃良田数千万顷一律没收,被逼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少林寺自然又遇了劫数,殿宇被拆毁,变成废墟。
武宗灭佛一年多,宣宗即帝位,立即下敕恢复佛教,少林寺又得要从头建设了。
荒凉的少林寺,到了宋朝,又回复兴盛,那时的寺房发展到数百间,寺僧已达2000人。少林武术自唐代兴起,据说五代十国时,高僧福居邀集18家武术名手来少林寺学习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而到了宋代,又推进了一大步,那时已收容俗家弟子,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和岳飞,都是得到少林真传。
元代的少林寺仍维持它的鼎盛,寺僧也有2000余人。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沿海地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40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了一支僧兵,开赴上海附近的淞江一带,抵御倭寇,用铁棍作武器,英勇杀敌,尽歼敌酋,后来不幸误中埋伏,这40多个爱国和尚全部壮烈牺牲。
明朝的少林寺已达到兴盛的巅峰,寺内的许多建筑都是这时期重建。所谓达摩的《易筋经、洗髓经》,也在此时出现。这其实是伪托之作,《易筋经》是达摩未来中国之前早已存在的导引术,《洗髓经》则是道家采捕御女的邪说。达摩不懂武功,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已是经过考据家而肯定的了。
说达摩是禅宗的初祖,这也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并不是在达摩生前由他宣言而成立禅宗,却是在他死后200余年,始有禅宗这一个名称,捧达摩为初祖,而后世的禅宗,亦没有将达摩所说作为根本教义。
少林寺流传有很多达摩的荒诞离奇的传说,公元1750年,乾隆皇游览少林寺,随从大臣把达摩“一苇渡江”“面壁留影”“只履西归”这些“事迹”告诉他,乾隆皇就不相信。他对随从大臣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亦不用去作无谓的考证。
少林寺到了清代,开始出现老化的趋势。传说少林寺曾被清庭纵火焚烧,事实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少林寺并未被焚,反之这些清朝皇帝,还敕修这座千年名刹,现存的少林寺建筑物,都是明清以后重修的。目前的少林寺山门,是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奉敕创建,“少林寺”横匾,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但目前的横匾,字是御笔,但匾的形式却与当时不同,据说山门曾失火被焚,横匾亦被焚去一角,“少”字是后来一个书法家补上的。
少林寺碑林内,两旁碑刻林立,多是唐宋著名书法家的珍品。传说乾隆皇当年游少林寺时,曾立一座石碑,寺僧发觉碑林内有几块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之上,也就立即将这几块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将石碑掘出得以重见天日。
少林寺最大一次灾劫,是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军阀混战,少林僧人站在樊钟秀一方,让樊军驻扎寺内,樊钟秀败退,石友三一怒之下,派兵焚寺,一场大火延续焚烧了45日夜,把寺内无数殿、堂、楼、阁和很多经文刻木古文物化为灰烬。
1979年,河南省开始对少林寺进行维修整理,少林寺这祖国的珍贵文物,又开始发放它的异彩!
嵩山少林,佛教圣地,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典故,属于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功夫的发源地,有武侠情结的人,自然都想亲临少林寺,感受浓厚的寺庙氛围和雄视武林近千年的少林文化,窥探真切的历史遗迹,找寻影视剧中的画面和场景,圆儿时的梦想。嵩山风光关于少林
自八十年代关于少林寺的电影上映以来,中国武术迅速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众注目下的少林寺,一直以来总是受到社会各界的种种非议。那么少林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寺院?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鸦片战争硝烟已然过去。从百年风雨和百年战争中走过,给中国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在那个洋人横行的年代,一些人还滋生出了一种病态心理,那就是崇洋媚外。现在严厉打击崇洋媚外的现象,崇洋媚外,何尝不是外国一种文化侵
引言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室山茂密丛林之中的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刹”,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迅速火遍全国。不少商店和工厂的年轻小伙都跃跃欲试,想到少林寺学习正宗武术。可是后来才发现,李连杰并不是少林弟子,甚至不少我们所熟悉的功夫明星都只是武校毕业。其实真正从少林寺走出的,只有下面5位。
很多动作武打片都会出现少林寺,而称为成年人的童话——武侠小说,几乎没有一部武侠小说不提到少林寺,少林派在武侠小说里是是中原武林八大门派中的第一大门派,演绎出许多经典传奇。少 林 寺 提到少林寺这个名字,妇孺皆知,如雷贯耳。
2021年的大年初一,可以说是王宝强小小的高光时刻,院线有他主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破40亿。网络影片有《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圆了自己儿时的少林梦。但可惜的是,这两部电影的口碑都不是很高,《唐人街探案3》豆瓣评分仅5.6,系列最低。
在此期间,没了门票收入,少林寺僧众节衣缩食,积极募捐防疫物资,募集到100万只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资,共计折合人民币1。6月22日,少林寺僧人欢迎游客受访者供图河南商报记者郑超6月22日,“封闭”近五个月的嵩山少林寺重新开放,第一批游客如约而至。
#理娱计划征文第六期#一,陈思成成就王宝强150亿票房先生《唐人街探案3》首日王宝强喜提个人累计票房破150亿,沈腾黄渤成最尴尬的人,两人被两个没学历没文凭的草根演员打败,而且这两个草根演员都有自己的Ip。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