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

时间:2022-09-06 17:13:27 | 浏览:1828

龙门石窟古称“伊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断续经营达400余年。古代匠师们在东西两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11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古称“伊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断续经营达400余年。古代匠师们在东西两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11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

Longmen Grottoes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含丰富而闻名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风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如同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石窟文化的传播

公元前一世纪,石窟艺术随着佛教而逐渐传播开来,在南面形成东南亚小乘佛教特色的石窟艺术,在北面形成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特色的石窟艺术,在东面形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龟兹石窟艺术。然后逐渐东移,星星点点,由北向南进入中原。据专家考证,如果从公元二世纪开凿首批石窟算起,直到明清小规模的开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已延续了千余年。在这漫长的进程中,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高潮,它们形成了中国石窟前后400多余年持续开凿的旺盛时期,其中,龙门石窟跨越这两个朝代,演绎着我国石窟艺术中最为鼎盛的一幕。

石窟造像

在龙门石窟众多造像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雕刻、绘画艺术的承袭、演变,以及不同时代的风格。龙门石窟从一开始就具有更鲜明的中原王朝皇家风范和汉民族特色风格。在造像风格上,已不见云冈石窟那种高鼻大眼,粗狂威严,而带有较多的政治宗教色彩和等级分明、主从有序的封建文化,以及中土风貌和典雅庄重的神情。

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传统的同时,有贯穿了更多的汉民族艺术,造像风格显得更加写实、自然,更富有人情味。不论是可敬可亲的阿弥陀佛造像,还是丰满温和的胁侍菩萨,都是世俗化艺术风格的典型写照,是唐代石刻中日臻成熟的艺术珍品。

(宾阳中洞)

浮 雕

在浮雕中,龙门石窟最精美的当属宾阳中洞和皇甫公窟的四副“帝后”礼佛图浮雕壁画,这些礼佛图采用高浮雕形式,场面宏大,各种人物的表现、礼佛的仪式、物品、气氛都刻画的极为细致,仿佛使你仍能感受到一年五百年前皇家宗教仪式的隆重与威严。

(皇帝礼佛图)

书 法

在中国,与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共生的还有独特的书法,龙门石窟便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一个丰富宝藏。早在清代,就有文人感叹道:“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

(古阳洞)

音 乐

今天,我国古代不少乐器已经失传,但从龙门石窟的造像中,仍可以见到它们当年的形象,如箜篌、筚篥、羯鼓、鸡娄鼓等等。更为可贵的是,在宾阳洞、万佛洞、八作司洞、极南洞等众多石窟中,还保存有不少伎乐人的形象,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当年的音乐和舞蹈情况。北魏是上乘秦汉音乐文化传统,下启隋唐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唐代更是汉乐和胡乐融合发展的繁荣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这些我们都能从龙门石窟中得到佐证。

(八作司洞)

医 药

在龙门石窟,还有一个被称为“药方洞”的洞窟,为我们留下了我国最早的石刻药方。据考证,这些石刻药方均出自唐代,共140方,用药达173种,可治疗疟疾、反胃、咳嗽、瘟疫等40多种疾病,充分显示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药学上的杰出成就。

(药方洞)

龙门

石窟

从宗教到艺术,从造像到美术绘画、书法和音乐舞蹈,乃至建筑、医药,龙门石窟为我们留下的是一个曾经辉煌盛极的艺术殿堂,是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是直到今天仍熠熠闪光的丰富宝藏。

相关资讯

龙门石窟未来将走向何方?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给予了“三个最”的高度评价。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13千米处的伊河岸边,始凿于北魏年间(386-534)的龙门石窟面水临山,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因香山和龙门相对而立,如同一道天然门阙,故而称伊阙。龙门石窟历经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和五代400余年的开凿营造,其中以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洛阳在行动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洛阳在行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接力来助力。上一期洛洛为大家介绍了见证丝路贸易繁荣兴盛的汉函谷关遗址。

洛阳龙门石窟,一逛就是一天,看点比想象中还丰富

趁着河南旅游免门票的政策,提前一周预约好龙门石窟的门票,还专门留了一天时间,准备好好逛逛这座世界文化艺术宝库。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洛阳。抵达洛阳的游客,十之八九是冲着龙门石窟来的,我们也不例外。

龙门石窟最新考古发现,揭开卢舍那大佛千年前“风华”

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最新考古成果,让一千多年前卢舍那大佛建成时的华丽样貌初露端倪。借助高科技手段,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存在。“这表明在建造卢舍那大佛时,很可能使用了

为什么说龙门石窟,保留了最繁华的盛唐气象?

-风物君语-龙门石窟,古洛阳人的信仰集市为什么要在洛阳凿石窟?九朝古都洛阳,曾是中国版图中央的一块磁石。她能聚金银。由汉光武定都,至唐明皇中兴,几度繁华,与长安交相辉映,构成中国中古时期的经济轴心。她专吸刀兵。洛阳左控函谷,右握虎牢,面对伊

洛阳龙门石窟讲解(东山石窟、白园讲解)专业深度讲解,严选大咖

洛阳龙门石窟讲解(东山石窟、白园讲解)专业深度讲解,严选大咖。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宝库之一,共2345个佛像。它历史文化价值,需要讲解员娓娓道来,才能让我们平心静气的欣赏和品味。

龙门石窟奉先寺“大修”竣工,卢舍那大佛再“开颜”

翠柏青黛染绿水,窟龛倒影洒清涧……波光潋滟的伊水之上,卢舍那大佛的倩影“回归”!2021年12月6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大修”。2022年7月21日,历时228天,龙门石窟奉先寺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工程正式竣工,6900平方

龙门石窟奉先寺50年来首次“大保养”景区仍正常开放

位于河南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奉先寺自1971年进行保护修复工程以来,时隔50年后再。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2021年12月12日,工作人员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保护工程现场施工作业。

龙门石窟被授予新称号!

2020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重磅来袭!在此次博览会上,龙门石窟景区被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热度先锋景区”荣誉称号。龙门石窟暑假大礼包优惠活动龙门石窟地处古都洛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暑期到来,龙门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宝宝起名字天天基金行情网旧金山旅游网斯达半导A股欣灵电气股票海尔智家A股月子中心品牌网舍得酒业A股西点蛋糕烘焙网绍兴黄酒资讯网TCL科技A股杜康酒股票行情网董氏起名神器体育资讯网宋氏起名字大全数字能量研究中心生肖鼠运势网快递信息网莫斯科旅游网今日信阳高端全屋定制官网上海机场股票乐山新闻头条网狗宝宝取名宝典南宁旅游网出国留学网鸿星尔克股票网个人社保查询网胡姓宝宝起名网平行世界之门
河南旅游网以打造河南旅游门户网站为目标,整合河南旅游业丰富的行业资源,提供河南旅游资讯、中国旅游最佳地方、河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排名、河南十大网红打卡地、河南网红打卡景点古风、河南旅游攻、河南旅游线路资讯等。
河南旅游网 nutai.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