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7:11:56 | 浏览:1678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我是个游痴,听说有名的景点就想游之。我还是个文化迷,对于文化景点特别钟情。所以,那次游完少林寺后,马不停蹄,就让冯弟驱车西进,乘兴游赏了龙门石窟景区。
伊河、洛河从豫西山区各自流出,在洛阳附近交汇,然后注入黄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以南,西为熊耳山余脉龙门山,东为少室山系的香山,一条伊河从山缺处穿过,特殊的地理景观,很象古代的一个门阙,所以,这里也称为伊阙。
这段伊河,水面宽广,水势平静,一座大桥横跨两岸,很有气势。穿过大桥就到西岸了。石窟主要在西岸,面对伊河的山体,被削成没有植被的崖面,成百上千的石窟遍布山崖,大的小的,高的低的,深的浅的,无其不有,看上去简直象一个巨大无比的蜂窝。低处的就在路旁,高处的修了石阶或栈道,以方便游客观看。
洞窟中要看的,主要是石佛像。这些佛像是做功德用的,自北魏到清代,历代都有,以北魏和唐代为最,体现了佛教在古代的兴盛。石窟各有特点,比如万佛洞雕有一万五千多尊佛像,莲花洞洞顶雕有一个巨大的莲花。
最可圈可点的,还是那尊卢舍那佛像。半山腰开出一个巨大的石龛,一尊气度非凡的佛像,在河对岸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此处佛像是唐高宗李治主建,武则天也捐出两千贯银钱。佛像高大,丰腴,颇具大唐盛世特有的气息,据说带有武则天的形象。佛像两侧,还雕有两个尊者,两位菩萨,比大佛身形小得多。我起初对佛教不太懂,疑惑这佛像怎么称卢舍那,心想,不会是佛也与我们卢家同姓吧,我有个妹妹还叫卢丽娜呢!经请教导游,方知卢舍那佛其实就是如来佛。佛有三身,法身称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报身称卢舍那佛,应身则称释迦牟尼佛。
除石佛像外,洞窟中还有许多刻字,多为记述雕佛之事,其中有不少是书法精品。比如被书法界称为龙门二十品、三十品的作品。我喜书法,盼见碑刻真迹,但佛洞不让进,在洞口往里看,很难一睹古代书法的神奇。
伊河东岸的香山上,葱翠的植被间,可以隐约看到其间的香山寺。该寺唐初为安放西域僧人遗体而扩建,后来大诗人白居易捐巨资修寺。登山入寺,登殿观碑,怀古思今,倍感中国文化的深度。香山上另一个游览重点是白居易墓。白居易当过河南尹,晚年在洛阳住过十多年,名取“香山居士”,墓选香山之上,足见他对香山的钟爱。白居易墓非常高大,下部有圆墙作围。作为诗词爱好者,来洛阳,登香山,能凭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为此生一得。墓近处绿树浓荫间,有供人们休闲的园林,称作白园,自然是为纪念白居易而建。
景区大门外,有不少旅游纪念品销售点,我们转来转去,相中了一件唐三彩马,就不讲价钱地买了下来。此马至今摆放在我的书斋中,时常赏玩,同时,作为回想龙门之游的提醒物。游龙门石窟,我还写过一首五律:
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作者:卢明,196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作家,笔名河边草。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务委员,中国水浒学会理事,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参与诸多文学协会组织。其诗词成就在鲁西南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作:《畅游微山湖》《正话水浒》《菏泽赋》等,多次获奖,并被多家门户网站收录。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发稿百余篇。爱好书法,多次发表展览,书法作品《春晓》参加中央数字频道2013年迎春展播,并被评为三等奖。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地方和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洛阳在行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接力来助力。上一期洛洛为大家介绍了见证丝路贸易繁荣兴盛的汉函谷关遗址。
趁着河南旅游免门票的政策,提前一周预约好龙门石窟的门票,还专门留了一天时间,准备好好逛逛这座世界文化艺术宝库。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洛阳。抵达洛阳的游客,十之八九是冲着龙门石窟来的,我们也不例外。
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最新考古成果,让一千多年前卢舍那大佛建成时的华丽样貌初露端倪。借助高科技手段,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存在。“这表明在建造卢舍那大佛时,很可能使用了
-风物君语-龙门石窟,古洛阳人的信仰集市为什么要在洛阳凿石窟?九朝古都洛阳,曾是中国版图中央的一块磁石。她能聚金银。由汉光武定都,至唐明皇中兴,几度繁华,与长安交相辉映,构成中国中古时期的经济轴心。她专吸刀兵。洛阳左控函谷,右握虎牢,面对伊
洛阳龙门石窟讲解(东山石窟、白园讲解)专业深度讲解,严选大咖。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宝库之一,共2345个佛像。它历史文化价值,需要讲解员娓娓道来,才能让我们平心静气的欣赏和品味。
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游客夜游龙门石窟。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游客在佛。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夜幕下的龙门石窟。10月14日晚,夜幕下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在连绵灯光的衬托下蔚为壮观、神秘莫测,吸引游人山间夜游。
翠柏青黛染绿水,窟龛倒影洒清涧……波光潋滟的伊水之上,卢舍那大佛的倩影“回归”!2021年12月6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大修”。2022年7月21日,历时228天,龙门石窟奉先寺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工程正式竣工,6900平方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跟随佛的目光,穿越历史,兴废古今。我们在看到精美与博大的同时,也看到了残缺和损毁。不少游
位于河南洛阳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启动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这是奉先寺自1971年进行保护修复工程以来,时隔50年后再。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2021年12月12日,工作人员在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保护工程现场施工作业。
2020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重磅来袭!在此次博览会上,龙门石窟景区被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世界文旅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热度先锋景区”荣誉称号。龙门石窟暑假大礼包优惠活动龙门石窟地处古都洛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暑期到来,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