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7:09:16 | 浏览:1967
6月18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中宣部“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纪录片,《人类的记忆—龙门石窟》将于6月20日~21日22:00在CCTV-4播出。
洛阳南郊,伊河两岸,至今仍保留着2345个窟龛、近11万尊佛像、2800多块题记碑刻、近80座佛塔,构成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这是世界上营造时间较长、窟龛最多、造像最多、碑刻题记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上集
公元493年,是谁下令在洛阳南郊伊阙的崖壁上开凿石窟,为后世留下了享誉世界的石刻艺术宝库?公元604年,隋炀帝为什么把伊阙改称龙门?女皇武则天为修造卢舍那大佛捐资,大佛的面容跟女皇真的相像吗?龙门石窟有多少尊造像,真的数得清吗?
伊河两岸,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呈现“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然门阙奇观,故称“伊阙”。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他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眺望伊阙之塞,不由大发感慨:“这不正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于是在洛阳建起东都,宫城正南门正对着伊阙。从此,伊阙亦称“龙门”。
龙门石窟,兴于北魏止于宋代,历数百年时光雕刻而成。
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用“三个最”高度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公元675年完工的奉先寺造像卢舍那大佛,代表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最高峰,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君临天下。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喜欢洛阳博物馆那些色彩绚丽的唐三彩,胡人、胡马、商旅、骆驼,都让人想起万国来朝的洛阳旧事。他常常流连于龙门不同时期的各个洞窟,想要在历史的拼图中看见多民族交融会聚的盛世辉煌。
北魏王室从开窟造像,形成了划时代的艺术风格。唐代是第二个高潮。龙门石窟大规模地开窟造像,从多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这个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多民族融合的一代雄风。
月升日落,卢舍那大佛以各种化身普度众生。
在龙门西山奉先寺中,她已结跏趺坐了1300多个春秋与寒暑。世事无常,白云苍狗,而断臂残损的大佛不为所动,依旧保持着谜一般的微笑,看向仿佛无尽的未来。
龙门石窟——下集
2022年春天,龙门石窟奉先寺前为什么搭起了高大的脚手架?流失海外的《帝后礼佛图》“重现”龙门,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千年石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走向未来,我们能否在元宇宙里重新与卢舍那相遇,一睹盛唐风采?
自开凿之日起,围岩崩塌、洞窟漏水、雕刻风化就被列为龙门石窟三大难题。这里的岩石多属石灰岩、白云岩,强度适中,易于开凿,但也容易产生渗漏与溶蚀灾害。
刮风下雨,寻常人都往遮风避雨的地方躲,而龙门石窟保护中心的职工,偏偏要冒雨走遍东山、西山。他们知道,越是极端恶劣天气,石窟越容易出问题。
龙门石窟真正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还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奉先寺加固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石窟寺维修加固工程。
千百年来,龙门石窟每一次的修缮既得益于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石窟寺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在龙门石窟的保护维修中,也体现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互助。
用科技还原美丽,也是文物保护者的终极追求。数字资源库,是数字龙门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一项唤醒人类记忆的伟大工程,曾经损毁的国宝因此而有了全身复原的机会。
数字技术其实又是一种虚拟空间的造像。建设数字龙门,高俊苹这一代人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借由现代科技,流散已近百年的《帝后礼佛图》正加快数字复原步伐,国宝正以一种新的方式“说话”。
从元宵到端午再到七夕,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再到《龙门金刚》,每一次的火爆演出当中都有洛阳元素,更有龙门石窟元素。每一次“出圈”的背后,都体现传统文化展现出的强大吸引力。
昼夜不息的伊河,从伊阙山间川流而过,穿越着一扇文明之门,于波光间写下历史的无尽沧桑。
夹岸屹立的龙门石窟,浓缩着时间的无尽绵延,承载着空间的厚重深沉,连接着记忆的前世今生。
世间真正的不朽之物,其实是我们九死未悔的信心。
让我们一同期待!(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武部在抓好役前教育的基础上,为帮助新兵打牢从军报国思想根基,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强化依法服兵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该人武部党委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统筹谋划、科学研判,坚强队伍、精准组织,通过模拟部队新兵连集训模式,让“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河南开封祥符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7日消息,祥符区公开招聘教师工作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笔试缺考者入围教师招聘面试”的情况通报》,通报指出,经复核,发现个别考生成绩统计错误。公示成绩显示“缺考”的江某某、彭某某、聂某某均
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2017年底总人口495.63万人,常住人口为440.89万人[1]。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地处“中原之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许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许昌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20日下午,许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许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截至5月20日14时,许昌市本次疫情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33例,无症状感染者256例,中心城区社会面连续7天“零新增”
政府“马上就办”,助力企业“马上就干”。近日,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能能源公司)不仅在马村区连续追加投资,还介绍两家上游企业到马村发展,共同为马村区经济发展助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增资扩产的勇气从何而来?“马村区服务企业,
来源: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讯 记者王伟、通讯员理效明报道:2月14日,重点民生项目——中州嘉苑安置区建设提出复工申请,2月15日收到批复,成为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又一个复工的重点项目。2月17日,占地面积1310亩、总投资6.5亿元的周口市森林野
河南周口这一县市,曾是从商丘手中“接来的”,如今发展怎么样?近年来河南境内被代管的县级市,最有可能被立区的便是周口市的这个县市。周口市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好,下辖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也很不错。而周口的这一县市,曾经属于商丘,后来周口将
丨在河南特立独行的信阳丨▲ 信阳。图/网络-风物君语-最没有河南气质的河南城市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信阳有多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自己为何不会说河南方言;矛盾在米饭
济莱行政区划调整后济泰融合发展开始提上新的战略高度继《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后近日山东省政府批复的《新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提出南北贯穿市域两条发展轴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