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6:54:20 | 浏览:512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兴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大量天竺高僧跑到东方来传教,其中就有著名的达摩祖师。
达摩曾经与梁武帝相见。
梁武帝自认为在南梁修建了若干寺庙,又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到寺庙出家,甚至首创了信佛吃斋的习惯。因此他觉得自己功德过人,就问达摩:大师觉得我的功德如何?
达摩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是淡淡地说:啥玩意儿也不是!
梁武帝的老脸立刻变成了铁青色,两个人开始了一系列高深的辩论。其结果是,梁武帝觉得达摩故作高深,而达摩则觉得梁武帝:啥玩意儿也不是!
不管怎么说,南朝的佛教事业,在梁武帝的推广之下,总算是兴旺发达了起来。反倒是当时的北魏,出现了两种特别极端的现象。
第一,太武帝拓跋焘为何要灭佛?
北魏最牛的皇帝,肯定是太武帝拓跋焘了。这位老兄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留给他的江山后,先把柔然摁在地上揍了一遍又一遍。随后又灭了大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拓跋焘早年,对佛教也是有点儿感兴趣的,常常找一些得道高僧到身边谈心,颇有益处。可等到他征战天下的时候,却发现佛教对他的宏图大业来说,居然成了一种障碍。
首先,佛教在北方太有吸引力,以至于大量青壮年,投身进入沙门。这事儿直接导致北魏劳动力严重缺失,没有劳动力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拿什么打仗?
其次,佛教与中原文化深入交融以后,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神秘的言论。在皇权天授的年代,你又搞出一个神秘言论来,那不是砸场子吗?严重伤害了皇帝的权威。
再者,拓跋焘对清河崔氏出身的崔浩深信不疑,将其当成第一智囊。而崔浩十分崇拜道教,所以一个劲儿地在拓跋焘耳边诋毁佛教,最终导致拓跋焘开始疏远佛教。
这么一来,拓跋焘终于动手了,首先他下令让50岁以下的和尚全部还俗。随后拓跋焘认为佛教和盖吴起义勾结,所以直接下诏灭佛。不允许任何人信仰佛教,谁敢在家里收留和尚,对不起,全部诛杀。
好家伙,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以后,佛教在北方的传播,基本中断。这便是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中的太武帝灭佛事件。
第二,孝文帝元宏,为何要复兴佛教?
有意思的是,拓跋焘的孙子文成帝拓跋濬继位以后,居然率先颁布了恢复佛法传播的诏令,这下好了佛教又在北魏逐渐发展了起来。
到了拓跋濬的孙子孝文帝元宏继位以后,情况又发生了转变。元宏是个锐意改革的改革家,他为了实行汉化改革,不仅将北魏皇族的拓跋姓氏改成了元,还将都城从大同迁徙到了洛阳。
但是文化融合才是关键,为此元宏在洛阳大力发展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因此佛家这才再次在北魏兴盛起来。
尤其是一系列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可佛教的义理和功能,不是盲目的迷信,所以说这段时间迎来了佛教的黄金发展时期。著名的嵩山少林寺,也就是在此时建造而成的。
孝文帝元宏,深知民族融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开始进行汉化改革。没办法,在当时来看汉文化的优越性,要远远高于鲜卑文化。
而佛教依附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汉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佛教在中土发展的过程中,最聪明的地方。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才能真正达到永生不灭的目的。
孝文帝元宏本人,也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可以说,儒释道三家的学问,这哥们都很精通。因此他也大力倡导佛教思想的传播。
据统计,当时在北魏,至少有6500多座寺庙,和尚尼姑的数量,更是达到了8万人左右。很显然,北魏已经成为了最适合佛教宣传思想的阵地了!
这个时候天竺高僧跋陀,也趁着北魏这股春风,来到了北魏。跋陀本来有师兄弟6人,其他5个在本地都修炼得道,唯独跋陀一直无法参透。
为此跋陀不远万里跋涉,从天竺来到了北魏,希望在这里寻找到真理。高僧来了,总归要给人家安顿好吧?因此孝文帝元宏,便开始为跋陀修建寺庙,这座寺庙就是著名的嵩山少林寺。
为啥叫少林寺呢?因为寺庙修建在嵩山支脉少室山的密林之中,取少室山和密林中的一个字,因此称之为少林寺。
跋陀便带着数百名弟子,在这里潜心研究佛法。如今少林寺的甘露台,传说就是他们曾经研习佛法的地方。
后来达摩在梁武帝那儿碰壁之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便躲在了上面的一个洞窟里面壁9年之久。
北魏被宇文泰和高欢,掰成了两半。宇文泰掌管西魏,高欢掌管东魏。结果西魏演变成了宇文家的北周,而东魏则演变成了高家的北齐。
这么一来天下进入了新三国时期,北周、北齐和南朝。少林寺夹在三者之间,其实十分尴尬,处境别提多为难了。
从孝文帝发展佛教,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时代,又过去了七八十年时间。这段时间,北方的佛教兴旺发达,大量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再次进入寺庙。
这下好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有一统天下之志的,结果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得朝廷赋税和兵源受到了严重伤害。这还得了?
就算北魏时期,佛教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某种工具,可如今也已经严重伤害了北周的利益。因此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布灭佛。
其实除了佛教,这回道教也遭了殃。少林寺在这次灭佛事件中,并没有置身事外。大量和尚跑路。有些到了南朝,有些躲进了深山。少林寺昔日繁盛不再,偌大的寺庙古刹中,竟没有一个和尚。
北周武帝宇文邕36岁就去世了,因此他的灭佛大业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儿子宇文赟和孙子宇文阐都没什么出息,大权落在了外戚杨坚手里。
在杨坚的支持下,佛教再次得到了发展,少林寺也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声息。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少林寺更是成为了儒释道三家交流心得的重要场所。
很多人提到少林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武僧。没办法,少林寺和武术联系在一起以后,更容易让大家产生各种幻想。
在若干武侠小说中,少林寺更是和武当派一起,成为了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那么少林寺内真的有那么厉害的武功吗?
第一,少林寺第一位武僧,僧稠。
少林寺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位武僧,叫做僧稠。这位高僧不仅佛教高深,而且武艺高强。当初北齐开国之君高洋,曾经邀请僧稠到邺城传教。
结果在这里,僧稠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武艺。他能够跳到房梁之上,而且臂力过人,拳脚功夫也很了得。至于实战能力如何,其实历史上没有给出具体的记载。
之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少林寺出现了武僧,我认为这和当时的天下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那是一个乱世,少林寺所处的位置极为尴尬,一会儿是北魏的,一会儿是西魏的,一会儿又是北齐的,还曾经到了南梁手里。
乱世之中,要想保护自己,光靠讲道理是不行的!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武艺,才是重点。为了防止盗贼劫掠,少林寺僧人开始习武,也很正常。
第二,十三棍僧救唐王。
这个故事大家就太熟悉了,大致上讲得就是李世民曾经孤身犯险,与王世充争夺战略要地柏谷坞。结果在这里差点被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军给灭了。
好在少林寺十三棍僧出马,搭救了李世民,并且帮助他击败了王世充的手下王仁则,同时将窦建德给抓了,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
这故事很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少林寺武僧当时出手帮助李世民对付王世充倒是真的。因为柏谷坞这儿有千亩良田,那是少林寺的产业。武僧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才会出手对付王世充的人马。
但是我们从中就会发现,在乱世少林寺的僧人习武,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这是年南北朝长达370年的乱世历史,所造成的结果。没点本事,在乱世还真看不住这百年古刹。
这事儿在千年以前的少林寺,居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佛教思想本身就讲究一个沉静,需要修炼内心,参禅打坐是少不了的。
但是一直坐着,对身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时间长了各种劳损肯定会出现。因此习武就成了和尚们锻炼身体的关键。
外加370年的南北朝乱世,使得少林寺的和尚们,有了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用强健的体魄,保护寺庙的利益,再用冷静的心态,参悟佛法真谛。所谓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大致如此。
历经风霜以后,如今的少林寺,屹立千年而不倒,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禅武合一的精神,一直传承着。
参考资料:《魏书》、《北齐书》、《隋书》
自八十年代关于少林寺的电影上映以来,中国武术迅速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嵩山少林寺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众注目下的少林寺,一直以来总是受到社会各界的种种非议。那么少林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寺院?
今天,河南郑州郑东新区一宗商业用地出让引发舆论关注,原因是网传以452亿元竞得该地块的公司,大股东是少林寺。事实真相如何?挂牌出让结果显示:获得地块的是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记者查阅工商登记信息发现:该公司有
提起少林寺,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少林功夫,以其博大精深享誉世界,被誉为“天下武学正宗”。少林功夫之所以名扬天下,妇孺皆知,除了武侠小说、功夫影视剧的传播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林寺武僧团的大力推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丽丽 李未来 北京报道在许多热播的影视剧中,少林寺是武术与“不问世事”的代名词,出家人远离尘世名与利。不过,现实中河南少林寺却和影视剧截然不同。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迅速火遍全国。不少商店和工厂的年轻小伙都跃跃欲试,想到少林寺学习正宗武术。可是后来才发现,李连杰并不是少林弟子,甚至不少我们所熟悉的功夫明星都只是武校毕业。其实真正从少林寺走出的,只有下面5位。
8月10日,有网友发视频质疑称,河南嵩山少林寺区别对待中外游客,疑似景区内某处允许外国游客进入,但不准中国游客进入。8月11日,少林寺工作人员向海报新闻记者回应称,目前少林寺景区没有接到“外国人能进中国人不能进”相关通知。
4月18日,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在外旅游欲参观少林寺却被一明星的工作人员拒绝入内的视频。”疑惑为什么不让进,而多次被拦截后,老爷爷情绪激动地质问里面的明星“他算个什么东西。当时门口聚集了很多游客,一位老爷爷表示“我也是公民。
#理娱计划征文第六期#一,陈思成成就王宝强150亿票房先生《唐人街探案3》首日王宝强喜提个人累计票房破150亿,沈腾黄渤成最尴尬的人,两人被两个没学历没文凭的草根演员打败,而且这两个草根演员都有自己的Ip。
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用15部小说,构建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正是这些门派的存在,让金庸小说的武侠世界更加精彩。那么,这各大门派位于今天哪个地方呢。“天下武功出少林。在这个武侠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门派。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